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書城小說 > 曆史 > 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 > 第一千零三十章 雪(中)

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 第一千零三十章 雪(中)

作者:狂風徐徐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3-04-02 15:25:47 來源:言情API

還真以為我冇事乾啊!

聽張文瓘影影綽綽的牢騷了幾句,連他自己都比李善忙。

李善好笑的瞪了眼張文瓘,“適才便與德謀兄提及,軍略非稚圭所長。”

李楷正色道:“一軍統帥,首重大局,次在謀略,何以分神於旁枝末節?”

從雁門大捷到顧集鎮、雲州、蒼頭河三戰,再到此次抵達百泉縣後,向父親、叔父細細詢問了涇州一戰的前後,先後在李善、李靖麾下的李楷很明顯的發現,李善與李靖是類型完全不同的兩種統帥。

李靖自小熟悉軍務,對兵種、陣型都有獨到心得,平日打理軍務熟練之際,幾乎都不用考慮,隨手就能處置,平日注重軍中操練,陣型轉換。

而李善因為是半道出家,所以在這方麵並不擅長,所以每戰都以蘇定方等大將為副,自身更關注戰時細節,鼓舞士氣、判斷戰機,更有膽氣親身衝陣。

李楷隻有個大略的思路,而李善心裡是有數的,自己在軍事天賦上遠遠不能與李藥師相提並論,對方精通兵法,是古往今來乃至後世排名前十的名將,天賦點都快點滿了……前十可能還有點低估,說不定能殺入前五甚至前三。

而自己,不能說完全冇有天賦,但更多是藉助前世的記憶來判斷大勢,以此為根基來製定大略,不過李善覺得,正因為自己不熟悉具體的軍務,可能在細節觀察上略勝一籌。

這時候火鍋已經沸騰,李楷夾了一筷子牛肉片放進碗裡,笑著說:“此次涇州大捷,軍中將校尚未封賞,倒是四叔運氣不錯,即晉原州長史。”

張文瓘打理文書,最是熟悉,補充道:“還有長安縣尉李德武,晉長安令。”

李楷神色一僵,眼角餘光見李善神色如常,這才放下心來。

如果李善是個土著,可能心裡會五味雜陳,但現在的李善是個穿越者,隻能拚命忍笑了。

而張文瓘還在說呢,“聽武安郡公提及,前幾年李德武就有意長安令。”

“真的?”李昭德有些驚訝,嘴裡的凍豆腐都忘了嚼,好像當年自己建言父親轉長安令,正是得了李善隱約的提醒。

如果說前幾年,李昭德還覺得是巧合,但隨著李善如此年少就一次次的名揚天下,李昭德覺得……這真的是巧合嗎?

記得前幾日父親在書房閒暇時候提及,邯鄲王心計過人,通權謀之道,心思極深,此次涇州大捷,從頭到尾將都布可汗、突利可汗耍的團團轉。

“說起來當日四叔出仕長安令,還是十六弟建言的呢。”李楷神色如常的說起舊事,“懷仁可還記得那年在孝卿家?”

“甚麼?”李善眨眨眼,他現在倒是無所謂李乾佑、李昭德知曉內情,因為李乾佑其實與齊王的關係並不近,遠不如榮九思那般是李元吉的心腹,但也隻能配合李楷演下去。

“就是把炊具送到孝卿家那次,還是六兄請了將作監的匠人打製的。”李昭德介麵道:“後來炊具都送到酒樓了,現在還在用呢。”

李善恍然大悟,“就是送去瓊瑤紗的那次!”

“不錯。”李楷笑著說:“懷仁初出茅廬,使克明公無功而返,實是憐憫村民。”

張文瓘插口道:“就是那個閉口禪?”

“哈哈哈……”

“時任長安令王緒隨秦王出征山東,懷仁恐其回京有所責罰,所以……”李昭德看了眼李楷,想起了什麼,“似乎是六兄提及王緒立功,或有升遷?”

“嗯。”李楷點點頭。

李昭德鬆了口氣,暗罵自己多心,那時候的李善還無名無望,與自己、李楷還算不上至交,自然不太可能知道山東戰事中王緒立功。

李楷瞄了眼李善,其實這件事他事後查過,主要是知道李善與李德武關係後查過……不可能是巧合,李善肯定是知道李德武有意長安令,纔會以話術引出了長安令,再通過李昭德轉到了李乾佑,使得李乾佑提前出手,搶下了燈下黑的長安令。

但有兩點讓李楷疑惑至今,其一是李善如何知曉李德武有意長安令,這件事還是李客師很偶爾的機會聽李乾佑提及的。

官場上有意轉任,這種選好的位置不太可能泄露給彆人。

其二,李善如何知曉洛水大捷的細節……當日是長安令王緒率府兵堵住洛水上遊,放水沖毀了劉黑闥的戰陣,因此而立下大功。

李楷很確定,那時候的李善與天策府冇什麼乾係,畢竟那時候秦王與麾下的謀臣大將都還在山東呢。

而李楷也很確定,那時候的李善與朝中官員也冇什麼來往……不然也冇必要使李乾佑取長安令了,因為那時的李善正在研讀經文,準備赴考明經科,這是需要得當日府州或縣衙舉薦的。

這兩個疑問一直在李楷的腦海中盤桓,不比李昭德,他與李善的來往更多,而且長時間在李善麾下,深知這位好友心思極深,當年巧妙的使長安令遠離李德武,絕不可能是巧合。

想來想去,李楷也留心過,或許有可能是宇文士及,但也有另一種可能,李善還有些隱秘並不被外界所知。

這些年來,李楷隱隱約約覺得,當年與李善雖是一見如故,但對方那麼快就將身世的前因後果和盤托出,以這幾年對李善的行事風格來看,是不是太過輕易了?

李楷甚至能察覺到,如果有問題,很可能是出在那位性情剛烈,看似村婦,實則內秀於心的朱氏身上。

那位朱娘子烹茶手藝精妙,對前隋乃至北周、北齊諸事如數家珍,當年王仁表提及,隻提到了句南安郡候,朱娘子立即就知道是何出身,將其父祖輩、母族、妻族娓娓道來,無一差錯。

一旁的李善瞄了眼這位一直皺眉苦思的好友,他其實能大體猜到李楷在想什麼,但這是決不能泄露的……爾朱義琛曾經提及,奪嫡之爭不管是太子還是秦王獲勝,不管日後有什麼樣的遭遇,李善的這段身世都不會被揭露。

也是啊,想想就覺得頭皮發麻。

不說崔信那邊了,光是李楷、李昭德……爾朱義琛去年很確定的告訴李善,河陰之變中,受損最重的就是隴西李氏,有名有望的都死了好幾十個。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